毒化法嚴謹修法 關注兒少文具安全,環境品質要提升 合理成本是必要
-今日(2018/04/23),衛環委員會召委邱泰源委員理事長排議主持審查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」,邀請環保署李應元署長報告,並備詢答。
-有鑑於新聞報導,市售玩具和文具用品中有超過1/5其塑化劑含量超標,令人憂心,而文具用品更未列政府應施檢項目。邱委員表示,此類用品兒童每天都在接觸,直接影響我們下一代的健康,而台灣在少子化的困境下,每一位兒童的健康都更顯可貴。邱委員認為身為長輩應創造理想的國家環境讓兒童健康成長。建請經濟部通盤檢討施檢項目,避免劣質產品危害兒童健康。
-今日修正的毒化法,為擴大管理範圍,修法在第三條新增「關注化學物質」。然而,邱委員擔心新增後將與原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混淆,更擔心管理力道不足,要求毒化局提出嚴謹的定義和說明報告。邱委員也對於法規「危害性關注化學物和第一、二、三類毒化物」必須送檢,主管機關卻只將第三類計畫結果公告的原因提出質疑。認為只要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,政府就應該全部公開,保障民眾「知的權利」。
-本次修法也加強主管機關權限,如:毒化物質在運送過程若發生緊急事故所衍生之處理費用,主管機關得像運作人求償。邱委員擔心此舉恐導致運作人害怕受罰而隱匿不報,造成環境和民眾權益的更大危害。毒化局解釋,法條中另有規定事故發生1小時內未回報者將罰款100萬。且根據過去經驗,目前每輛毒化物質運送槽車都有安裝GPS定位器,將嚴格進行追蹤。
-邱委員強調,今日主題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,更影響我們的下一代,期許眾人共同努力。並以國內目前健保制度作為前車之鑑,保費如陽春麵,服務卻是牛肉麵,這些辛苦都是建立在醫事人員的血汗付出。邱委員認為品質和環境要提升,合理的成本都應考量。